云中街市(牯岭伴月街景观) 
       在群峰环耸的山中,一座中国绝无仅有的云中山城。在云中山城的中心,逶迤着一条童话般的“云中街市”,真真切切地展现在游人面前,以其美妙绝伦的奇姿,令境内外游人赞叹不已。 
     “云中街市”是牯岭山城最繁华的地方,这条街自东向西成一弯弧形,犹如清光四射却又含羞欲放的半月儿。天街一边是鳞次栉比的商店、酒楼、餐馆、歌舞厅,一边是淡雅温馨的公园。游人可以在酒楼品尝独具特色的庐山风味小吃,可以在商店购买富有庐山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可以在歌舞厅里消除一天的疲惫。 
       位于牯岭街中心的街心公园,辟建于1954年,后于1987年重修。公园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傍岭临谷垒坝筑土而成,面积为5000平方米。2000年又扩建5000平方米。公园呈三角形。园内曲径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娇花,芳草萋萋。园中央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约高2米,长4米。造型生动,融合雕凿、圆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韵,使一头强劲有力的牯牛借石质而生。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二字。这头石牛表达了鲜明的主题,是牯岭的象征。盛夏时节,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这里,清晨看日出,午间戏碧水,傍晚观夕阳。待明月高悬时,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欣赏那松涛、清泉汇成的美妙交响乐,是来庐山旅游休憩的好地方。

       龙崖天池(龙首崖、大天池、石门涧景区) 
       龙崖天池是庐山标志性景点,由龙首崖、大天池、石门涧景区组成。
      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集“雄、险、奇、特、秀”于一体,石门涧瀑布是庐山西部最长、最宽、气势最大的瀑布,也是庐山最早被载入史册的瀑布。
       大天池山上,有许多名胜古迹。在天池旁,原有“护国寺”现已废。寺西有一半月形朝天拜月台,是供文殊菩萨而得名的“文殊台”。登台眺望,极目平川,千里隐显,田园纵横,澄江如带,平湖似镜。每当云雾之时,山下云铺平川,絮掩危岩,浩瀚无际,茫茫一片,犹如苍茫大海,白浪滔天。从文殊台西行,有一突兀的巨石,名为“清凉台”。据说,在月晕星隐之夜,登台可见变幻神奇的“庐山佛灯”。为此,历代许多诗人曾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明代王守仁的《文殊台夜观佛灯》诗曰:“老夫高卧文殊台,拄仗夜撞青天开,散落星辰满平野,山僧佛灯尽道来。”
       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 
       龙首崖绝壁千丈,峡谷深不见底,一块巨石突出壁外,飞临深渊之上,酷似卧龙昂首,欲呼啸而去,故名“龙首崖”。龙首上挺拔傲立的劲松,壮阔浩瀚的远天,共同组成一幅绝妙的画图,成为庐山极具魅力的标志壮景之一。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五老听泉(五老峰与三叠泉景区)
      “五老听泉”的壮景由庐山最壮观的五座山峰五老峰和庐山最宏伟的瀑泉三叠泉组成,五座山峰远看恰似五位老人并肩坐在鄱阳湖旁,故俗称“五老峰”,三叠泉因水分三叠奔泻而下得名。
      “五老听泉”是庐山风景的精华。五老峰陡峭挺拔,峰接霄汉,奇峦秀色,驰誉天下。其东南面绝壁千仞,陡不可攀,而西北坡地势较缓,游人可循小道爬坡登山。登上五老峰,只见危岩削立,层崖断壁,天高地迴,万仞无倚。站立山顶俯视山下峰峦,有的挺立如竿,有的壁立如屏,有的蹲踞如兽,有的飞舞如鸟,山势此起彼伏,犹如大海汹涌波涛。极目眺望,远处的城廓川原宛如盘中玉雕,鄱阳湖中来往的船帆历历在目。倘若朝夕登峰极顶,则可见朝霞喷彩,落日熔金,色彩缤纷。
       有时山上天风作起,白云四合,身埋雾中,刹时那蓝天、澄湖、远树、遥山统统迷藏在云雾里,俄而云消雾散,头顶露出蓝天,云海逐渐消失,蓝空下鄱阳湖好象一面巨大明镜,把扬帆的船影映照得特别清晰。阳光里几朵白云把五老峰衬托得更加雄奇,渲染得格外富有诗意。
       云雾时,它好象腾云驾雾的五仙翁,高高腾起于半空的云雾之中;月光下,它衬托着蓝天白云,俨如一朵仰天盛开的芙蓉花,格外鲜艳夺目。当年李白游览五老峰时,不禁为五老峰的景色深深陶醉,由衷地赞道:“予行天下,所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并写下千古绝唱:“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可见被李白盛赞的五老峰确实景色迷人,五峰相连,高高低低,绵延数里,峰峰有景,气象万千。 

       黄龙宝树(黄龙潭、乌龙潭及三宝树景区) 
       黄龙宝树由黄龙寺、黄龙潭、乌龙潭及三宝树景区组成。因其幽静、古典而闻名,是庐山一处天然的氧吧。 
       黄龙寺由明朝万历年间的高僧彻空所建,位置极佳,规模宏大。明万历皇帝的母亲肃皇太后曾赐给黄龙寺水墨罗汉图十八幅,唐代铜质佛头一只,明代文以简画的《富春山图》两帧,黄龙寺因此名声大震,当时有诗赞道:“客因看画至,寺以伏龙传”。 
       黄龙寺前有三棵参天大树,人称“三宝树”。是比较特殊的三株大树,即两棵柳杉,一棵银杏,姿态古老婆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是晋僧人昙诜所栽,距今一千六百多年,柳杉亭亭如塔,原叫娑罗,据讲是从西域引来树种,旁岩上镌“晋僧昙诜手植娑罗宝树”十字;银杏参天似伞,一般称为白果,乃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树,有“活化石”之称,因为祖辈种树,孙辈才能得果,故名“公孙树”。三树凌空耸立,高达三、四十米,身躯粗大挺拔,几人挽手方能合抱,气势雄伟,可谓三杰。三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纵横交攀,密密层层,蓊蓊郁郁,荫及数亩,遮天蔽日,在昼犹错,显得肃静。这里山色岚气,石乳清泉,竹木掩映,环境胜似幽宫。
       离黄龙寺不远处有两个瀑潭,一个叫黄龙潭,一个叫乌龙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黄龙潭、乌龙潭的瀑布、潭水面积规模都不大,却因龙的传说故事而名气不小,对游人颇有吸引力。

       美庐春秋(以美庐别墅为代表的庐山万国别墅景观) 
       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文化景观”批准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在庐山考察时,庐山独具魅力的别墅建筑给专家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被誉为是庐山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是中国四大别墅群之一。 
       庐山别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庐”别墅。它不仅从建筑学上来说是庐山别墅中的姣姣者,更因为先后住过蒋介石和毛泽东,而成为中国惟一的一栋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别墅。 
       美庐别墅位于长冲河中段,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面积为906平方米,庭园面积为4928平方米,它依山就势,一道清泉弯弯曲曲流贯其中,园中既有中国名贵树木金钱松、银杏、玉兰、鹅掌楸、松柏,也有引进的外国名贵树木云衫、红枫、法国梧桐、美国凌霄,整个庭园四季长青,花枝争艳,充满勃勃生机。 
       1937年6月、7月,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多次走进这栋别墅,与蒋介石商谈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大计,在很多重要问题上基本达到了一致,为国共再次合作奠定了基础,美庐别墅也因此而载入了国共两党的史册。 

       植物王国(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 
     “植物王国”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1934年由中国科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三位教授创建,原称庐山森林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坐落在庐山风景秀丽的含鄱口山谷中,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植物科学研究的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现已建成松柏区、杜鹃园、蕨苑、温室区、岩石园、猕猴桃园等17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植物55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57种,世界松柏类植物约有600多种,这里就拥有240多种,被誉为中国和世界松、柏、杉、桧的活标本园。庐山植物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特别在松柏类植物、杜鹃花属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引种保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国内植物园中独树一帜的三大特色,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庐山植物园每年接待中外游客80万人次,1999年以来,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野生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首家“科普教育基地”,并在全国科普工作大会上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是庐山进行引种驯化、保护保存、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多年来,经过几代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庐山植物园已是松青柏翠、万物竞发的著名科研和旅游胜地。 

       花径觅春(花径、如琴湖景区) 
       “花径觅春”景区的全称是“白司马花径”。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这天和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诗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山的大林寺游玩。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的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像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句绝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

       白鹿书院(天下书院之首)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宋代时,成为我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与当时睢阳、石鼓、岳麓书院合称“四大书院”,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书院之源”。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唐代。相传,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前后),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到南唐开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条规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吸引了海内外知名学者皆来此地讲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是当时我国一个文化中心。
       书院群山环抱,泉清石秀,古树参天,茂林修竹,环境十分优美。书院外有华盖松、回流山、独对亭、枕流桥、蹲鹿坡等八大景观。溪涧怪石嶙峋,附近镌有诗词若干,其中有朱熹书刻的“白鹿洞”、“枕流”、“自洁”等字。这些佳景妙处,亦是美不胜收,让人驻足。 

       含鄱吐日(含鄱口景区) 
       含鄱口位于含鄱岭东南角,含鄱岭与九奇峰、汉阳峰之间的巨大峡谷,正对着鄱阳湖,如同一只张开的巨口衔住鄱阳湖,尽情地吮吸湖水,故称“含鄱口”。 
       称为含鄱“口”的巨大“U”型谷,是第四纪冰川的杰作,李四光在含鄱口山麓的鄱阳湖畔找到大量的冰砾石,证实了含鄱口“U”型谷是由冰川运动所造成的。
       在含鄱岭的最高处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含鄱吐日”有鄱阳湖的映衬,朝阳、湖水、峰峦构成一幅天上人间极为壮观的图景。望鄱亭上看云,也极有情趣。春天的时候,常有阵阵浓云从汉阳峰顶瀑布般地倾泻下来,一会儿就汹涌成一片云海,云海在脚底时聚时散,聚时将鄱阳湖遮得严严实实,有时一阵山风吹来,如同剪刀一般,将云海剪开一道裂缝,又现出云海下的湖泊、田野,仿佛是在天上俯瞰人间美景。

       锦绣仙洞(仙人洞自然景观与宗教人文景观) 
      “锦绣仙洞”因其在庐山最美的山间栈道锦绣谷的尽头,有一个隐藏在峭崖之中的“仙人洞”而得名,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
       仙人洞是一个天然洞穴,洞高7米、深约14米。仙人洞因为洞穴顶部前端石块参差不齐,极像伸展的五指,又称 “佛手岩”。仙人洞为道家圣地,相传是道家“八仙”之一吕洞宾曾在此修炼成仙的地方。洞内有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着吕洞宾身背宝剑的石雕像,像旁对联写道:“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对联指出吕洞宾既是道家的先祖,但也曾是儒家门生。 
       仙人洞洞穴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史书记载中著名的“一滴泉”了。现石窖外有石板石柱护栏,石柱上刻着一幅对联:“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池中泉水清澈晶莹,含有多种矿物质。 
     “锦绣仙洞”是庐山名气最大的景点之一,是来庐山旅游必游并留影之处。

       到最美的大自然中去,让精神无往不至,超脱自我,这是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庐山屹立在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交汇处,与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博大雄伟,首先就给人一种高大、旷达的崇高美感。
       庐山有着四季美、朝夕美、月色美、朦胧美等为形态的色彩变幻的时间自然美。
       庐山有着瀑布美、云海美、瀑布云美、烟雨美、飞雪美、风朔雾淞美、候鸟珍禽美等为具象的意境抒情的运动自然美。
       庐山有着以长江、鄱湖、险峰、幽谷、奇石、奇松、古树、山上湖泊等,组合成的多层次的博大峻秀的空间自然美。
       庐山独峙于大江大湖广袤平原,远眺气势磅礴,高峻苍古,登临则放眼寥廓,天水一色,诚如古人在五老峰顶的摩崖石刻所概括的:“目无障碍”。庐山,把非凡的开阔美与高峻美组合在一起,把神奇的险峻美与幽柔美组合在一起,庐山风光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境界,在中国众多名山中独具一格。

 

       望鄱亭往北40米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这组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林“藏”、“露”结合的特色,高高耸立在岭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显得格外和谐自然,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漫步在岭脊上,北可望五老峰,东可瞰鄱阳湖,南可眺大汉阳峰,西可观庐山植物园,这大概便是游人若鹜的主要原因。
       黎明前,登上含鄱岭,临亭凭栏远眺鄱阳湖,开始天空是很浅的蓝色,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晕,缓缓慢地亮起来,当亮到耀眼时,太阳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黄色。带着色彩的波光,特别耀眼,特别璀璨。一会儿,太阳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红色。照亮了青山,染红了碧水,呈现出“红霞万朵百重衣“的壮丽图景。岭西,汉阳、五老两峰如两角相对,而犁头尖山正界其中,这座由第四纪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锋利的犁头,在苍天间耕耘。含鄱岭东南,为太乙峰,峰下是颇有盛名的太乙村。逶迤的含鄱岭,处山峰、谷之枢,汇雾、霭、泉、湖之趣,盛享“遨游乐境”、“纵览万千”之美誉。

       花径里有个湖叫做花径湖,人们也叫它如琴湖。如琴湖建成于1961年,水域面积11万㎡。蓄水量100万m³。因湖面如一把提琴而得名。又因湖傍花径,故称花径湖。湖中有湖心岛,呈椭圆形。岛上有九曲桥与湖岸相连。岛四周苍松翠绿,宛如一根碧绿的“项链”平铺在湖面上,岛东端建有忆琴亭,西端建有一水榭。
       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径的大门。大门旁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里面有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草地上有座伞状红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书。这是1929年(民国十八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的。李风高在此石刻迷失了一千多年之后,重新发现了它很高兴。于是他邀集在庐山上的社会贤达、名流集资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径亭,并补种了五百多棵桃树,再现了昔日的桃花胜景,亦使花径称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
       白司马花径现有花卉区、岩石园、花房、桃林等,又因山凹处有美丽的如琴湖,使白司马花径成了庐山一个游人必至的著名景点。1987年,有关部门又将白居易原建于山麓的草堂移建到花径公园内。草堂内陈列着有关白居易的资料、图片及字画,并在草堂前立了白居易塑像,更好地表达和寄托后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追思和怀念。 

       解放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过三重要会议,毛泽东同志基本都住在美庐,期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为美庐再添了几笔浓厚的政治色彩。“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无数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无疑予人视觉上心理上一种潜在的诱惑,无疑令人浮想翩跹。 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总落差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但三叠泉却长期隐藏荒山深壑,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流白鹿洞的朱熹都没发现它,直到南宋时期才被人发现,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自此往后,各代诗家名流皆竞相前来观赏,并留下诸多名篇佳作。

       友情提示:庐山旅游景点推荐》由 庐山味道® 全新整理发布,旨在帮助来庐山旅游时间比较紧凑的小伙伴们初识“庐山真面目”,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庐山景点就不重要、不好看。庐山处处皆是景,岂是参加所谓“庐山一日游”、“庐山二日游”等旅游团“赶鸭子”似的游览就能够全部看完?参团游庐山景点走马观花赶时间只能识其名而不能得其韵,更不要谈“识得庐山真面目”。只有休闲时间足够充裕给自己放个长假,静下心游庐山才能真正感受庐山这个“天然氧吧”的味道而不虚庐山之行!庐山旅游景点推荐》资料内容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